朔政发[2006]3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朔州市十一·五及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
二OO六年五年二十六日
朔州市十一·五及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为前沿的高新技术正汇成巨大的高科技洪流,成为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掌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速推动朔州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制定朔州市十一·五及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一、我市科技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环境
(一)我市科技发展的现实状况。
建市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探索科技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切入点,全市科技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成效显著,取得了新的进步。
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逐步提高。到2004年底,全市科技人员总数达到了25709人,比1998年的19335人增加了6374人,增长了32.97%。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达9103人,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达674人,分别占到科技人员总数的35.41%和2.62%;全市共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8个,其中市级1个,县区级1个,全市拥有民办科研机构6个。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48项,其中有63项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验收,一项获国级科技进步奖,3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5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004年,市政府出台了《朔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每年拿出30万元资金重奖科技人员,鼓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2004年科技进步在全市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达到了42%,比建市初的1990年提高了14.9个百分点。
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建市以来,全市先后组织实施了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50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 171项。在农业方面,实施了夏波蒂马铃薯、牛羊胚胎移植、林木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优质牧草基地建设、特种动物繁育基地建设等技术项目,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全市现已建成一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和一个国家级奶牛、乳品业区域支柱产业;建成朔州市奶牛科技大院、朔州市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国家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2个;建成山阴县奶牛医院、山西省利民蔬菜研究所等国家级星火学校2所,为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促进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工业方面,组织实施了内串石墨化技术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年产1万台生物质能燃料自动燃烧器及炉具、万吨液态奶系列产品开发、5000吨超细高岭土生产、双速循环流化床煤气炉试制、亚麻纤维脱胶试验、CASS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应用、薯类淀粉全旋流分离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高新技术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山西老万生物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嘉利淀粉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全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到2004年底,已有应县万发炉业集团公司、平鲁区机械厂、平鲁区兴富高岭土厂等6家民营科技企业获得了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资格认定证书,应县万发炉业集团、应县田仁乳业公司、怀仁嘉明陶瓷公司3家企业跻身全省民营科技企业50强,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全市区域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新突破。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市、县区及部分乡镇普遍建成了科技交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推广站、科技信息研究所以及技术市场办公室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市级农业技术开发中心、科技创新协会等科技服务实体也在积极筹建之中。各级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科技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为全市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科技服务手段和方式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初步建立起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重点企业每年用于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占到了销售收入的2%以上。2004年,全市科技研究发展基金(科技三项费)预算达到了546万元,其中市级260万元,县区级286万元。相对来讲,市级科技投入增长速度较快,市级科技研究发展基金每年大约能够占到市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2004年市级科技研究发展基金比1990年的10万元净增长250万元,比1999年的150万元净增长110万元。县区级科技研究发展基金预算不足,到位更差,除朔城区外,其他县区最多的也没有突破 50万元,一般只有10万元左右。
全民的科技意识普遍提高。通过科技宣传和培训等手段,使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科技投入、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市科技条件差,基础薄弱,科研力量不足,还不能承担较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攻关,缺少跟踪高科技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许多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仍处在生产规模大而产品附加值小的发展状况中。
二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健全,产学研没有形成有机整体。高科技研发、产业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还不到位。许多实验缺少科技成果孵化场所,一些好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阁,难以产业化,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三是科技投入体系不够完善。风险资金、创新资金均未建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贷款难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是高科技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我市人才结构畸偏,高新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科技创业和经营型人才缺乏。现有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建立,造成人才严重流失和浪费,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高层次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引不进来。
五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少、规模小,对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效益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竞争力;产品多为初级、中级产品,原材料、配套产品;终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二)我市科技发展环境。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对经济起着推动和深化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人类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当前,我国先进技术转移的趋势正逐步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扩散,“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战略的实施,将使技术转移加快。朔州处在东西部经济地带的结合部,有利于承接东部高新技术的辐射,我们要充分利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机遇,发挥自身经济优势,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资金、人才和项目,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朔州需要科技引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朔州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那就是在今后五年内,全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必须达到10.4%以上,“十一五”到2020年,必须年均增长8.5%,才能实现翻两番的任务。这意味着朔州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将呈现高增长率,基于科技进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已迫在眉睫,必须用科技创新来确保和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
朔州需要科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用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朔州跨越式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的道路,既是我市科技事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也是科技发展战略必须思考的出发点,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全面推进“两大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十一五”及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的实施中,更要求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引擎,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朔州需要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解决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特别是循环型、可持续型转变,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我市经济增长仍靠拼资源、拼劳力、拼环境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显现“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综合产出低”的特征。“十一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既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机遇与挑战的矛盾凸显期,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资源日趋紧缺的条件,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参与竞争,不可能再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增长的老路。只有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上有长足的进步,才能从过度依赖资源、资金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增长,转向更多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和技术进步,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增长,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立足朔州实际,放眼全球发展,在“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两个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通过科技创新延长上游或者下游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施从“跟踪模仿学习”向“自主创造与创新”的转变,用科技创新来确保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用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用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朔州的战略选择。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技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为突破口,以服务“新型能源基地建设、生态畜牧基地建设”为重点,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出切实可行、持续有效的科技发展对策和措施,促进我市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资源整合,区域特色原则。
立足朔州,发挥优势,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形成具有朔州特色、以科技为支撑的区域经济集群化发展态势,提高全市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市、县区两级各类科技组织机构为主干,构建全市科技发展、引进、创新网络,为全市今后的经济发展目标,提供更有效的科技支撑力和拉动力。
2.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推动和支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科技发展,不断改善社会的组织和管理,市场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具有经济效益与潜力的科技发展,加快形成产业规模,逐步走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3.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推广应用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自主研究开发,解决朔州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积极引进、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重视各领域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量大面广的社会发展各领域科技问题。
4.突出重点、加强综合集成的原则。
以重点科技项目为出发点和突破口,并遵循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明确主攻方向,突出重点,强化科技项目和科研力度的综合集成,突破一批重点关键技术,形成若干技术链,在若干领域建立技术优势并实现产业化。
三、我市十一·五及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总体构想
(一)总体思路。
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突出科技发展的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作用和主导地位,我市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牢牢抓住本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朔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入手,以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发展方向,紧紧贴近“两大基地”建设,坚持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并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全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的政策环境,为我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第一阶段,即十一·五期间,从2006年到2010年我市的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42%提高到46%,达到全省科技发展中等城市水平;第二阶段,从2011到2020年我市的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46%提高到56%,进入全省科技强市行列,逐渐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具体目标:
1.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
当前,我市的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强,“十一·五”期间还将处于引进模仿、改造技术为主的阶段,要逐步向创造技术为主的自主创新阶段转变。加快建设农、林、牧以及煤、电、乳、瓷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在乳品、陶瓷、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重点领域的骨干企业内部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研发中心,逐步提高我市的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水平,到2010年,使各类民办公“助”科研机构达到10家以上,到2020年从模仿创新走向集成创新、自我创新。
2.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能力显著增强。
逐步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体系,“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和培育5家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科技中介机构,建成2个科技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1个专家创业园;使应用型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80%以上;到 2020年建设20家在能力建设、制度规范和网络化协调等方面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科技中介机构,建成5个科技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2个专家创业园,使应用型成果推广率达到90%以上。
3.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确立。
“十一·五”期间,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比例达70%以上,大中型企业R&D(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2%以上。到2020年,努力使全市的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比例达20%以上,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
4.高新技术产业有所突破。
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高新技术企业寥寥无几,“十一·五”期间,力争在高新技术领域有大的突破,建成1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使新增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到2020年,力争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25%以上,重点发展 6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5.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取得实效。
“十一·五”期间,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市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各区县,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6个科技示范园区,市直和朔城区重点建设高科技农牧示范园区;山阴县重点发展煤化工和乳品科技示范园区;怀仁、应县重点建设陶瓷示范园区;右玉重点建设生态农林示范园区;平鲁和平朔重点发展建筑材料、煤化工和小杂粮加工科技示范园区。
6.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能力有所提高。
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口素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促进社会发展的科技保障能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7.科技投入显著性增长。
“十一·五”期间,形成政府投入引导、企业投入为主、多种形式并存、风险资本发达的投融资体系。使全社会R&D资金投入占GDP的比例提高到1.0%,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资金投入超过65%,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以上,县区级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全社会科技投入占 GDP总量的2%。
8.科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明显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加强科技院所、大型科技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资源、网络科技环境、研究实验基地、实验动物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科技活动的保障能力。
9.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到201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争取达到51500人,科技活动人员达到就业人员的1/4,工程师(中级职称以上)达到12000人,引进和培育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达到20人;到202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0万多人,科技活动人员达到就业人员的1/3,工程师 (中级职称以上人员)达到25000人。具有教授、研究员水平的各类产业科技创新人才达到150人,全面提高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发展水平。
10.全民科技意识普遍提高。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大力加强科学知识宣传,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提高公众利用科技知识、吸收科技知识的能力,提高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力争到 2010年,达到“县县有星火学校、乡乡有星火课堂、村村有星火带头人”的目标,每年培训各类科技人员2000名以上,20%以上的农民掌握应用一种以上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创造健康、文明、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为科技兴市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十一·五及中长期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1.主要任务。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市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以全面构建和谐朔州为中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突破”的原则,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科技的主导作用和“拉拔”效应,积极服务“两大基地”建设,突出引进创新、技术跨越和产业结构提升三个重点,集成攻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通过一批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提高我市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发展的竞争力、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使我市科技水平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主攻方向。
(1)新型能源基地建设科技创新研究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优势产业对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在节能、节水、节地、节约原材料、节约矿产资源等方面,集中力量进行重大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广普及一批共性技术。加强煤电等优势资源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的科技创新,加强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煤炭工业的发展以规模化、洁净化、增值化、现代化为发展方向,做到传统产业新型化、科技化。通过技术改造,加快采煤方法改革,实现综合开采或壁式开采,提高机械化水平、安全保障能力和资源回收率。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提升洗选煤、水煤浆加工能力。市、县、矿井之间要加快建立煤炭安全生产检测信息与管理系统,提升煤炭企业信息化综合配套技术水平。培育生态型、节约型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与当地传统产业上下游的紧密衔接,建设资源共享、循环利用、共同发展的循环经济。重点实施煤转电、煤转气、煤转油等煤转化项目,形成煤——电产业链,煤 (矿)——电——硅、锰、铝、铁等冶金产业链;煤或煤矸石——原油或汽柴油——煤化工产业链;煤——气产业链。力争在煤炭延伸加工及产业化领域有重大突破。
实施高岭土、铝钒土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开发与煤共伴生各类资源,大力发展煤矸石发电和加工粉煤灰等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十一五”期间完成粉煤灰转化氧化铝、高纯二氧化硅等中试试验、工业化试验,建成年消化10吨、50万吨粉煤灰转化氧化铝、高纯二氧化硅等项目。
围绕建设能源基地的战略规划,集中力量发展和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风力发电、煤矸石发电等项目,加快推进脱硫除尘、空气冷却、干除灰技术,加快电网改造,完成正在建设中的装机容量,加快新型火电基地建设。
通过实施以上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开发重大专项,并迅速转化为高成长性的企业,实现能源开发由初级产品型向科技型、环保型方向发展,提升增值能力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增长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循环型增长方式转变,优化我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我市的持续竞争能力。到 2020年把朔州建成全国新型能源基地。
(2)新生产业培植科技问题研究
加强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突破。
化工行业要实现煤化工业的快速起步,加快煤炭资源的转化和增值,实施煤转油、煤制甲醇、二甲醇、炸药等化工项目,发展煤化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扶持做大现有的化肥企业,扩大现有碳氨、尿素、甲醇的生产规模。
冶金行业要上新上强、扩大总量、合理布局、形成煤——电——铝,煤——电——硅锰的深加工产业链条。“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炭素、电石等项目,加快下游产品的开发和延伸,通过走循环经济的道路,使我市的冶金行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建材工业要扩大企业规模,以朔城区、平鲁区和怀仁县为重点,充分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及煤矿伴生资源发展高岭土、单晶莫来石、微晶玻璃饰材、新型墙体材料和高档水泥等项目,同时还要在硬质合金材料、先进复合金属材料、复合铝业材料、生物纳米材料等方面有所突破。
陶瓷业要围绕建设全国陶瓷生产基地和“北方瓷都”这一目标,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增加品种、提高档次和科技含量,尽快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迈进,重点开发建筑瓷、工艺瓷、工业瓷,以怀仁和应县为重点,发展新型陶瓷科技园区,把陶瓷产业做强做大,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提升,产生规模效益。
食品行业要按照突出特色,发展绿色,培育龙头,引深加工,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的思路进行调整和发展。要尽力发挥我市优质杂粮,牛羊等草食畜、蔬菜、牛奶等特色资源优势,以现有的食品工业企业及新的一些较大的食品工业调产项目为支撑,重点支持和培育较有潜力的食品企业,进一步扩大全市食品工业总体规模,增强整体实力,力争使“十一·五”期间,全市农副产品除粮食外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使食品工业真正成为我市继煤电之后的又一大工业行业。
生物制药、皮毛加工业要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开发、引进新的技术成果并加以吸收转化,提升档次,扩大规模。生物制药业要扶持和培育科技示范型企业,提高制药水平,并迅速向高精深方向发展。要对鹿产品及应县黄芪等中药材资源进行开发,提高加工、制剂水平,研究和推广标准化的初加工、贮藏保鲜、饮片加工、炮制及有效成份提取技术,加快中药制药业发展步伐。随着我市生态牧畜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牛羊皮毛综合开发加工技术将成为我市又一大产业,要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见成效。
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研究,要重点开发新型沼气工程技术和燃料乙醇、生物柴油规模化高效提取技术,提高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通过打造一批技术起点高、成长性好、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和产品,引导我市向高新技术前沿进军,增强我市经济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并为我市未来10—15年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提供有力的技术储备。
(3)农业发展瓶颈及生态畜牧基地建设研究
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根据现阶段我市农业仍占较大比重的特点,对玉米、马铃薯等大宗优势农作物,采用现代遗传育种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遗传改良,实现种质创新、材料创新、培育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及新组合,加快种植业的结构调整。
小杂粮生产:对谷子、豆类、莜麦、荞麦等优势产品,从现有高代材料中筛选符合国际要求的新品种,建立小杂粮优质高产科技示范基地;抓好小杂粮高科技加工基地;大力培育“绿色品牌”、“特色品牌”、“原产地晶牌”,使我市成为全国特色小杂粮产品的重要地区。
蔬菜生产:加大对我市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胡萝卜、豆角、青椒等蔬菜的科技投入和科技扶持,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在“十一五”期间,培育2—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牌。
畜牧生产:在现有基础上,“十一五”期间重点提升羊、猪、牛、鸡等肉类加工生产的科技水平,培育2—3个知名品牌。
生态畜牧基地建设:抓好牛羊等畜类的胚胎移植、良种繁育等遗传基因控制技术,疾病防控技术,乳品深加工技术,形成良种牧草选育及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牛羊高产优良基因基地建设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优种牛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普通传染病及疑难疾病预防治疗技术体系,扶持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发1—2个自主创新品牌,带动全市养殖业发展,加快生态畜牧基地建设步伐。
农业种植水平:大力实施平衡施肥与立体种植技术、旱作农业技术、林木良种繁育技术开发与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开展农业节水集成技术研究,推广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生物节水,推进农业机械与设施技术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技术专项的实施以及产业化开发,打通农业科技创新的瓶颈环节,建立新型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有序通道,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
(4)社会事业发展重点科技研究
实施社区网络化医疗体系专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专项、公共卫生预防体系专项和建立符合朔州市情的卫生健康技术支持体系。通过实施网络软件、通信技术、数据库、教育软件建设等技术开发和应用,增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支撑能力。通过实施食品与药品安全评测技术专项、突发事件应对技术开发专项,提高科技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5)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研究
实施服务业信息化示范专项,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顺利、快速的空间,提升物流、信息、新闻出版、旅游、文化、金融、教育等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
(6)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研究
按照生态建设的要求,围绕冶金、化工、造纸等行业,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清洁卫生、工业废弃物排放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科技示范重大专项,以晋能朔城区硅铝合金厂为全市示范基地,开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和实践。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区域生态监测预测技术体系,在生态防治、生态农业、城市生态、矿区整治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和创新。重点推广防洪抗旱与减灾技术、矿山矿区退化生态体系恢复与覆土重建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生态环境信息监测与预警技术、区域综合整治及神头泉等重点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技术的研究,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7)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科技队伍建设研究
从“培育、引进、善用、激励”四方面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高新技术开发拔尖人才,形成以人才带项目,以人才引项目和以项目促人才的良性互动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人才培育速度,对软件业、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牛羊优良品种培育、煤化工产业等急需人才,要多渠道引进,高级科技人才可携带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并按专利、知识产权、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通过项目合作、委托研究等多种方式,使海内外优秀人才为朔州服务。
(8)科技投入与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体制、机制研究
继续发挥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按“投、扶、引”区分力度,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科技研究开发政府投入为主,对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研究开发加强财政资金扶持,对可形成一般服务产业和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开发实行财政资金引导。积极探索多渠道科技投入的新机制,发挥民间资本丰厚的优势,吸引民间资金投入科技研究开发,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吸引金融机构对科技项目的借贷投入,鼓励优势企业境内外上市,直接融资,推行以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为知识资本投入的投入机制。
(9)科技条件建设与科技创新环境研究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市、县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科技合作社和农村科技服务“户联网”工程示范。改善市县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市级在2010年前建成“朔州市科技馆”。积极推进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建立市县科技进步奖惩考核机制。加大市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探索市域与大区域间科技的合作机制,加快全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长效保障机制。
四、实现我市十一.五及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措施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科技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职责,强化措施,统筹协调,确保我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发展方针。
1.发挥政府对科技工作的引导、调控和服务职能。
坚持一把手抓科技。把科技事业发展列入各级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领导干部科技进步任期目标责任制及年度考核制度;建立重大经济、科技、项目、规划专家论证评审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听证制度,重大事项新闻发布制度。
发挥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公共信息网络系统,从宏观上引导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组织协调科技攻关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注重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强化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发展中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职能,加强与综合部门、行业科技部门之间的会商和协调,建立科技发展的协调机制,完善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建立以研究开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科技创新条件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框架的计划体系,建立稳定的科技发展直接供给机制;完善科技进步的监测、统计与评价机制,形成较完善的科技管理咨询和决策机制。加强对资源整合的调控,围绕全市重大战略目标,组织和集成社会创新资源,集中安排科技计划,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发挥有限资本的最大作用,促进各种创新活动协调、有序、高效地开展。
2.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十一·五”期间,要努力使我市的大中型企业向现代企业迈进,加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二)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朔州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建立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从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充分利用各类科技资源,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协作,积极寻求其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应用的途径和方式,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项目招商推介会,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政府在人才、管理、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加强各领域内科技研究开发力量(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加强产学研结合,以各领域科技创新系统为基础,形成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紧密衔接、运转通畅的创新链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三)不断完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是加快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市、县(区)二级要建立布局合理、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形成生产力促进网络体系,实现资源的互通共享。在大力发展综合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同时,推动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鼓励煤炭、新材料、乳品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建立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在组织协调全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扩散中发挥积极作用,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组织贯彻落实,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的服务。
二是大力发展科技示范企业。根据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要,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发展科技示范企业,在乳品、新材料、陶瓷、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煤深加工等多个特色专业性中,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并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政策引导、试点推动,资质认定和信誉评价等措施,加强科技咨询评估机构、技术成果交易机构、科技成果推广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科学普及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
四是加快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建设步伐。在保持和完善原有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站)的基础上,鼓励农民按照“自愿、联合、互惠、互利”的原则,组建农业科技合作社;以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领头雁”,组建行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以农业企业为龙头,采取“公司十农户”、“公司+行业技术协会+农户”等模式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的推广工作,建立和充实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加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十一五”期间,在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中,市级要完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县区要完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乡镇要培育1—2个农业科技示范村,每个村要培育3—5名农业科技示范户。在工业科技体系建设中,大力发展煤化工、乳品加工、新型材料、生物制药、新型陶瓷、农畜产品加工等具有朔州特色的科技示范园区,充实基础,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紧密对接,推动我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劳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五)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保障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
一是要保证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政府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要大于一般性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市级财政性科技投入要按占财政实际支出2%的比例确保到位,县区财政性科技投入按不低于1.5%的比例到位。完善科技投入管理制度,抓重点投入,把有限财力用在加快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抓集约投入,切实改变政府科技经费的条块分割、分散重复投入的状况。同时加强科技经费的监督管理,提高科技投入效率。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渠道。在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对科技投入的行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积极推动银企合作、资本市场融资、债券市场等社会融资,支持具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全面提高社会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完善企业投入考核与监测机制,规范企业在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和财政直接投入等方面的科技投入资源使用行为,确保科技投入落到实处,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六)保障科研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争取国家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省进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资源优势,使我市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目标和国家、省里一致,尽力争取国家和省对朔州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投资。
二是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稳定投入渠道。政府作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主体,必须切实加大投入的力度。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三是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的科学管理。要对现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进行整合,注入新的资源,以投入增量带动存量,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为适应朔州科技经济的发展,新组建2个高科技研究院所、5个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技术中心等。这些平台要突出公共性,增加其开放性,使之成为整个朔州可以使用的共享资源。
四是积极推进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机制。要创新和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成立科技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建议成立依托科技局的科技资源共享管理中心,明确其对国有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管理、考核和监督职能,从事科技资源共享战略性研究,掌握全市科技资源分布情况。建立集成联合创新的平台,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联合与资源共享。要大力营造有利于科技资源共享的氛围。要大力宣传科技资源共享的社会价值,倡导共享精神。政府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建设政务公共应用项目:如政府门户网站(一站式服务平台)、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以及政务数字证书系统等应用项目。建设覆盖全市各领域的应用信息数据库,开展公共基础数据库等特色应用。设立“朔州科技网”,为政府各部门、企业和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提供统一平台。此外,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建立国内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七)保障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壮大。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工程”,形成多层面、网络型的创新人才队伍。
一是注重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加强对重点产业科技带头人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形成具有活力的基础研究人才梯度结构。
二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实施“企业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复合型的高级科技人才。
三是建立“市场化”的引进机制,加快“高、精、尖”人才引进的步伐。以科技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为依托,重点引进优势学科带头人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级农业科技人才、职业经理人才,金融、法律、国际贸易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大对归国留学人员和学成回乡人员的引进力度,为科技人员创业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健全社会化保障体系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明确智力资源的个人投资权和收益权,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道德体系和社会舆论导向,营造“人尽其才、留住人才”的环境。
五是实施全民科普工程,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形成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与提高全民科技素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八)保障制度环境、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创造良好的科技发展条件。
环境优化是我市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要下大力气抓紧抓实抓好。
一是认真抓好国家有关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法律环境。制定出台《加快朔州市科技创新步伐的实施意见》、《朔州市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政策,通过财政引导、税收优惠和产权激励政策,建立全社会开展科技创新和稳步推进的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建立政府和企业之间在技术标准领域的直辖市机制,在具有本土优势的原始创新的重点领域,建立技术标准体系。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重解决我市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形成有利于科技自身发展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 化的优良环境。
四是加快企业改革及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积极研究我市企业科技创新方式,研究传统产业的全面技术提升和新型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企业队伍培养等政策。
五是加强硬件建设。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全面优化我市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创新公共资源的基础性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投入的产出效率,大幅度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功能。
六是加强合作研究,构建区域间、产学研间科技创新合作的环境机制。